鸣鼓而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例子不惜鸣鼓而攻,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繁体鳴皷而攻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感情鸣鼓而攻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攻”,不能写作“功”。
辨析鸣鼓而攻与“偃旗息鼓”有别:鸣鼓而攻含有公开地进行某项工作的意思;“偃旗息鼓”则含有不声不响地停止行动的意思。
近义词兴师问罪
英语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鸣鼓而攻”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孔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问曰:‘夫子之言弟子也,于予与何诛?’子曰:‘鸣鼓而攻之,可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孔子最初听到一个人说话时,会相信他的话;后来,他发现仅仅通过话语来判断一个人是不够的,还需要观察他的行为。孔子用“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来比喻那些言行不一的人,认为他们无法被改变或改善。对于这种人,孔子认为可以公开地批评他们,即“鸣鼓而攻之”。
在现代汉语中,“鸣鼓而攻”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的错误或缺点进行公开的批评和攻击。它强调了在面对错误或不良行为时,采取公开、直接的方式进行指正的态度。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鸣鼓而攻”体现了直面问题、勇于批评的精神,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他人自尊心,更应该倡导建设性的批评,促进共同进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释车下走(意思解释)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服气吞露(意思解释)
- 风卷残云(意思解释)
- 政通人和(意思解释)
※ 鸣鼓而攻的意思解释、鸣鼓而攻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