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霜知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
例子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将何以宣示四方,仪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惧焉。”
基础信息
拼音lǚ shuāng zhī bīng
注音ㄌㄩˇ ㄕㄨㄤ ㄓ ㄅ一ㄥ
感情履霜知冰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履霜坚冰
英语From the first small beginnings one can see how things will develop.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履霜知冰:从细微处见大节》
在古代汉语中,“履霜知冰”是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成语,源自《易经·坤卦》:“履霜坚冰至。”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当我们在地面上看到薄薄的一层霜时,就应当预见到随后会来的坚硬的冰。这一成语比喻人们应该从微小的现象中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前做好准备,以免措手不及。
我们先来看“履”字,它有穿着、踩踏的意思。而“霜”则是寒冷季节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结晶。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在初冬时节,地表出现的一层薄薄的霜。而“知冰”则意味着从看到霜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意识到冬天真正到来时,大地将被厚厚的冰覆盖。因此,“履霜知冰”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履霜知冰”常用来形容人们应具备洞察力和预见性。比如,在工作中,面对当前的小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就会演变成严重的大问题;在家庭关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矛盾如果不加以处理,可能会逐渐积累,最终导致难以调和的裂痕。因此,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事务中,我们都应该培养一种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并处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这样才能防微杜渐,避免大的麻烦。
此外,“履霜知冰”还强调了一种责任感和远见卓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我们需要学会从细小的变化中捕捉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之,“履霜知冰”这句成语教导我们要有预见性,从细微之处入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进种善群(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死要面子(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锲而不舍(意思解释)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神不知鬼不觉(意思解释)
※ 履霜知冰的意思解释、履霜知冰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石枯松老 | 枯:干枯。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为久远。 |
翩翩起舞 |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甘之如饴 |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鲜为人知 | 鲜: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心猿意马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
解甲休兵 | 见“解甲休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