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ěr

苦口逆耳



苦口逆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宠传》:“妄有讥刺,虽苦口逆耳,不得事实,且优游宽容。”


基础信息

拼音kǔ kǒu nì ěr

注音ㄎㄨˇ ㄎㄡˇ ㄋ一ˋ ㄦˇ

感情苦口逆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真诚的劝诫。

近义词忠言逆耳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苦口逆耳:良药苦口利于病》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浓缩了古人的智慧与哲思,是我们理解古人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充满哲理意味的成语——“苦口逆耳”。 “苦口逆耳”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原文是“夫以言取人,貌取人者,臣下之过也;以言听人,以貌取人者,臣下之失也。故曰:‘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的大意是说,通过言语选拔人才,依据外貌来评价一个人,这是做臣子的人所犯下的错误。而通过言语来听取意见,根据外貌来评判他人,则是做臣子的人所缺失的地方。因此有言道:“良药虽苦但能治病,忠言虽刺耳却有利于行为”。 在这句话中,“苦口逆耳”是指那些听起来不那么悦耳,甚至可能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意见或建议。这就像良药一样,尽管味道苦涩,但它能够治疗疾病。同样,虽然忠告听起来刺耳,但它能够帮助人们改正错误,避免过失,使行为更加合理。 这个成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那么令人愉快的话语,这些话语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然而,正是这些“苦口”的话语,往往包含了对我们有益的忠告和建议。它们如同一剂良药,虽然入口时有些苦涩,但却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因此,在面对这样的“苦口逆耳”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认真倾听并思考其中的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这些看似刺耳的忠告中获得益处,成为更好的自己。

苦口逆耳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苦口逆耳的意思解释、苦口逆耳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恨铁不成钢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日甚一日 一天比一天厉害。
支支吾吾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眼空一世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光前耀后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明知故问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辞简意足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兵荒马乱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时易世变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万马奔腾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囊萤照雪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气吞牛斗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雷霆万钧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交臂历指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闲情逸趣 同“闲情逸致”。
春寒料峭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臭名昭著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密锣紧鼓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性命攸关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意料之外 没有想到的。
束身受命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