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dǐngluán

禁鼎一脔



禁鼎一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出处明沈鲤《<张太岳集>序》:“嗟乎,斯亦禁鼎一脔,尝者可以知其味已。”


基础信息

拼音jìn dǐng yī luán

注音ㄐ一ㄣˋ ㄉ一ㄥˇ 一 ㄌㄨㄢˊ

繁体禁鼎一臠

感情禁鼎一脔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禁鼎一脔:品味古代文化的精粹》 成语,是汉语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成语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鲜为人知的成语——“禁鼎一脔”,探寻它背后的独特韵味。 “禁鼎一脔”出自《左传·昭公三年》,原文是:“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竟无灾,诸侯宾服,禁鼎一脔,民无觊觎。”这里的“禁鼎”指的是国家重要的礼器,而“一脔”则是指一小块肉。整句成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国家的礼器只有一小块被人们品尝,那么百姓就不会有非分之想,不会觊觎国家的财富。 在古代社会,鼎不仅是烹饪食物的器具,更是权力、地位和社会秩序的象征。因此,“禁鼎一脔”不仅仅是对物质财富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于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以及个人欲望的深刻思考。它告诫人们,应当珍惜现有的社会秩序与和谐环境,不要因贪图小利而破坏了整体的平衡。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治理国家的一种理想状态,即通过维护良好的社会制度和道德准则,来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现代社会,“禁鼎一脔”的含义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我们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为一时的私欲所蒙蔽,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和社会贡献。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稳定。 总而言之,“禁鼎一脔”不仅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成语,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与提升,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理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智慧,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禁鼎一脔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禁鼎一脔的意思解释、禁鼎一脔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双栖双宿 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骨肉分离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臭名远扬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天昏地暗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故步不离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云天雾地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路无拾遗 见“路不拾遗”。
经纬天地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妻儿老少 见“妻儿老小”。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叫苦连天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绵里藏针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洗耳恭听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精明强干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壮心不已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浅见薄识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精兵强将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