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饥己溺



己饥己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例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0回:“真正‘己饥己溺’的神情,被述农讥诮了两句。”


基础信息

拼音jǐ jī jǐ nì

注音ㄐ一ˇ ㄐ一 ㄐ一ˇ ㄋ一ˋ

繁体己饑己溺

感情己饥己溺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己溺己饥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己饥己溺:从关怀到责任的儒家情怀》 在中华文化的瑰宝中,成语以其简洁精炼的语言,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源自古代儒家思想的成语——“己饥己溺”。这个成语虽不常见于日常交流,但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却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己饥己溺”出自《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大意是说,大禹看到天下的人民有被水淹的,认为这是自己的过错;后稷看到天下的人民有挨饿的,也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这句话深刻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强调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个人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 在现代社会,“己饥己溺”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反思和对他人的深切关怀。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困境时,不应仅仅将其视为外界的问题或他人的不幸,而应将其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内心的同情心与责任感。这种态度不仅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此外,“己饥己溺”还启示我们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应当具备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大局观。无论是作为领导者还是普通公民,我们都应该将公众福祉置于首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而不是置身事外,推卸责任。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方面,更需要各国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 总之,“己饥己溺”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道德追求。通过理解和实践这一理念,我们不仅能够培养出更加健全的人格特质,还能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将成为改变的力量,用行动诠释着“己饥己溺”的真谛。

己饥己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己饥己溺的意思解释、己饥己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离题万里 离:离开;题:题目;主题;题旨;万里:泛指很远。指说话或写文章同原先要表达的主题离得很远。
鬼怕恶人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一时一刻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志满意得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浪费笔墨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一拥而上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香草美人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源源不断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时易世变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惊鸿艳影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前脚后脚 比喻紧跟着。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奇货可居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将夺固与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心烦意乱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共为唇齿 比喻互相辅助。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故态复萌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黄钟毁弃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走过场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他山之石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西学东渐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扯旗放炮 比喻公开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