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cónggōng

洁己从公



洁己从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洁己奉公”。

出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同志皆洁己从公,而军械子弹被服,亦甚充足。”


基础信息

拼音jié jǐ cóng gōng

注音ㄐ一ㄝˊ ㄐ一ˇ ㄘㄨㄥˊ ㄍㄨㄥ

繁体潔己従公

感情洁己从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廉洁奉公。

近义词洁己奉公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解读“洁己从公”》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有许多成语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洁己从公”便是这样一个充满深刻内涵与道德力量的成语。 **一、字面含义** “洁”,本义为干净、洁净,在这里引申为廉洁、品德高洁。它像清澈见底的溪流,不沾染一丝污浊;又似那傲雪凌霜独自开的寒梅,有着遗世独立的清雅。“己”即自己,是这个成语中的核心主体,强调从自身做起,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从公”的“从”有遵循、依从之意,“公”代表着公共利益、公正、公平等概念。所以,整个成语连起来理解就是保持自身的廉洁正直,一切行为都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1. **古代官员的修身准则** - 在古代封建社会,官场中不乏秉持“洁己从公”理念的清官廉吏。他们深知自己的权力来源于民众,应该为大众谋福利。例如包拯,他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在处理案件时,绝不因私情而有所偏颇。他自己在生活中也极为简朴,居住的地方简单朴素,出行也不讲排场。他严格约束自己,不贪图钱财,将维护公正、为百姓伸张正义视为己任。这种“洁己从公”的品质使他成为千古传颂的名臣。 2. **儒家思想的影响** - 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根本。一个人只有先端正自己的品德,做到廉洁自律,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服务人民。“洁己从公”与儒家所提倡的积极入世、以民为本的思想相契合。孔子就教导弟子们要“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的私欲,遵守社会规范,而这里的“克己”也是“洁己”的一种体现,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大同,也就是从公的利益出发。 **三、现代社会的意义** 1.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 - 在当今社会,公务员作为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直接关系到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如果每个公务员都能做到“洁己从公”,那么政府的形象将会更加清廉高效。比如一些基层干部,在扶贫工作中,他们深入贫困地区,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他们拒绝接受贫困群众任何形式的贿赂或特殊待遇,一心一意地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这就是“洁己从公”的现实写照。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 **对普通公民的启示** - 对于普通公民而言,“洁己从公”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当我们参与公共事务时,如社区建设、志愿者活动等,也要秉持着这一理念。不能因为个人私利而损害集体利益。例如,在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而不是为了图方便而随意乱扔垃圾。每个人都能做到“洁己从公”,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有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洁己从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在为人处世、从政为民等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洁己从公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洁己从公的意思解释、洁己从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斩钉截铁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改俗迁风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弦外之响 比喻言外之意。
半路出家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古色古香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结驷连骑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隳肝沥胆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白云苍狗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狂风暴雨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举足轻重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流风馀俗 遗留的风气、习俗。
力屈道穷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声驰千里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经国之才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金蝉脱壳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恩重如山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二缶钟惑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来情去意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解甲休兵 见“解甲休士”。
按捺不住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