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úntūnzǎo

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出处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例子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基础信息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注音ㄏㄨˊ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

繁体囫圇吞棗

正音“囫”,不能读作“wù”。

感情囫囵吞枣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辨形“枣”,不能写作“束”。

辨析囫囵吞枣和“生吞活剥”;都可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同在于:①囫囵吞枣偏重指作学问不求甚解;“生吞活剥”偏重指生搬硬套。②“生吞活剥”还可形容吃东西时的状态;囫囵吞枣不能。

谜语吃枣子不吐核

近义词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反义词融会贯通、含英咀华、细嚼慢咽

英语lap up information without digesting it

俄语воспринимать без разбóру

日语なつめを丸(まる)のまま飲み込む;(読書内容などを)ろくに検討(けんとう)もせずうのみにする

德语eine Dattel hinunterschlucken,ohne sie zu kauen-etwas lesen,ohne es zu verstehen

法语manger les jujubes sans les mǎcher(tout gober)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囫囵吞枣:一种特殊的阅读与学习方式》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蕴藏着无数璀璨夺目的瑰宝。成语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更承载着古人对生活的智慧总结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见。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这个成语是“囫囵吞枣”。 ### 成语来源与字面意义 “囫囵吞枣”出自宋代的《朱子语类》,原文是:“今人读书,只是将圣贤言语,做个样子模样,却不曾去理会得。正如吃枣子一般,只知吃个大肚皮,却不知其味。”这里的“囫囵吞枣”原意是指不加咀嚼地把枣子整个吞下去,而没有品尝到枣子的滋味。 ### 比喻义与应用 从字面上看,“囫囵吞枣”似乎是在描述一种不细致、不深入的行为。实际上,它更多被用来比喻人在学习或理解事物时,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和深入分析,只是粗略地接受信息,而未能真正掌握其精髓。这种行为方式往往会导致我们无法全面理解所学内容,就像吃枣子时,虽然肚子饱了,但却错过了品尝其美味的机会。 ### 现代启示与反思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囫囵吞枣”的现象更加普遍。我们常常会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以至于无暇顾及每个细节,只能匆匆忙忙地浏览一遍。然而,真正的学习和理解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每一个知识点,深入挖掘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 因此,“囫囵吞枣”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强调了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放慢脚步,用心体会每一处细节,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核心,从而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 结语 总而言之,“囫囵吞枣”这一成语不仅是对我们日常行为的一种警醒,更是对我们学习态度的一种指导。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保持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真理。让我们都成为那些能够细细品味生活之美的智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理解与领悟。

囫囵吞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囫囵吞枣的意思解释、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芒刺在背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卧不宁。
大名鼎鼎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全科人儿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嘘寒问暖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一视同仁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不辱使命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晕头转向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长命富贵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生龙活虎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如臂使指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肝胆过人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百战百胜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云天雾地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角巾素服
大千世界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火烛银花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妻儿老少 见“妻儿老小”。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吉光片羽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刀耕火种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