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ǐguānliècháng

毁冠裂裳



毁冠裂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 周燮传》:[冯良]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冠裂裳,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例子譬如有一批人是为要拥护中国的旧礼教、旧道德,以为新文字运动是毁冠裂裳的叛逆。郭沫若《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


基础信息

拼音huǐ guān liè cháng

注音ㄏㄨㄟˇ ㄍㄨㄢ ㄌ一ㄝˋ ㄔㄤˊ

繁体毀冠裂裳

感情毁冠裂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毁冠裂裳:一个古代英雄的象征》 成语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这个成语是“毁冠裂裳”,它虽然不像“画龙点睛”、“拔苗助长”那样广为人知,但其背后所代表的精神内涵却同样引人深思。 “毁冠裂裳”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为:“毁冠裂裳,以赴于河。”这句话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偃的故事。在一次战争中,荀偃作为主将,面对敌军的强大压力,他决心以身殉国。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他故意毁坏了自己的帽子(冠),撕裂了衣服(裳),然后毅然决然地跳入黄河自尽,以此来激励士气,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从字面上理解,“毁冠裂裳”的意思是指破坏帽子、撕裂衣裳,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用来表示一种决绝的态度或者悲壮的决心。帽子和衣裳在中国古代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毁冠裂裳的行为意味着放弃一切世俗的身份和地位,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豪迈情怀。 在现代语境下,“毁冠裂裳”多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某种崇高理想或目标而甘愿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无论是科学研究、艺术创作还是社会公益事业,都需要有这样一种勇于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当我们面临困难与挑战时,不妨想想荀偃的故事,或许能从中汲取力量,勇敢前行。 总之,“毁冠裂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对于信念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让我们一起铭记这份精神财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毁冠裂裳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毁冠裂裳的意思解释、毁冠裂裳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刚正不阿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目光短浅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严阵以待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自我批评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靡所底止 谓没有止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如臂使指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绳锯木断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学而不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败俗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进锐退速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拔茅连茹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吉光片羽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闲情逸致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家破人亡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立竿见影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