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ǎnjīn

骨软筋麻



骨软筋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乱,将身子尽力挨出,挨得骨软筋麻,才到得稀松之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众臣悚惧,骨软筋麻。战战兢兢,痴痴痖痖。”

例子警备队一听,吓得骨软筋麻,暗暗说道:‘碰上老八路了,快跑吧!’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九回


基础信息

拼音gǔ ruǎn jīn má

注音ㄍㄨˇ ㄖㄨㄢˇ ㄐ一ㄣ ㄇㄚˊ

繁体骨軟筋麻

感情骨软筋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极其害怕。

近义词骨软筋酥、骨软肉酥

英语one's bones are weak and one's muscles numb(paralysed)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骨软筋麻”这一词语,在日常生活中虽不常作为成语使用,但其含义却十分生动有趣。我们不妨将其拆解开来,逐一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意蕴。 “骨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身体状态,即骨头仿佛失去了支撑的力量,变得异常柔软无力。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长时间的劳累或精神上的疲惫,导致全身没有力气,甚至站立都显得困难。古人常用“骨软”来形容极度疲倦的状态,比如《水浒传》中就曾有描述英雄们在战斗后筋疲力尽,连骨头都软了的情景。 “筋麻”则是指肌肉和神经失去知觉,好像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了一样,无法自由活动。这往往是因为过度使用或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所造成的暂时性麻木感。在文学作品中,“筋麻”常常用来形容人物因寒冷、惊吓或是长时间不动而产生的身体僵硬与不适感。 将两者合二为一,“骨软筋麻”便构成了一个极具画面感的表达,用以形容一个人因为极度疲劳、寒冷、或是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而感到浑身无力、行动不便的状态。它不仅能够精准地传达出人的身体状况,还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色彩,让人读之便能联想到那种难以言喻的疲惫与不适。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骨软筋麻”并不常见于正式语境之中,但它依然活跃在口语表达中,尤其在描述某些特定情境下的身体反应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当描述一位夜班工作者在结束漫长的工作后回家途中,可能会用到这样的表达来说明他们的疲惫程度。 总之,“骨软筋麻”以其独特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成为了表达极度疲劳状态的一种富有诗意的方式。通过深入理解其构成成分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词汇的使用场景,还能从中感受到汉语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骨软筋麻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骨软筋麻的意思解释、骨软筋麻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寸进尺退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逴俗绝物 犹言超世绝俗。
节用裕民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僧多粥少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枝对叶比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易子而教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疙里疙瘩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玉卮无当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以弱制强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闭关自守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路无拾遗 见“路不拾遗”。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偶一为之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刀耕火种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钿合金钗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室迩人遥 见“室迩人远”。
将夺固与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交臂历指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贤母良妻 见“贤妻良母”。
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牛骥同槽 见“牛骥同皁”。
踵武前贤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可有可无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