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支离的成语故事

拼音bìng gǔ zhī lí
基本解释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出处宋 陆游《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
暂未找到成语病骨支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病骨支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迷而不反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
嘘寒问暖 |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
浪费笔墨 | 老舍《多鼠斋杂谈》:“他便也只会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攻击别人,且自鸣得意。” |
骨肉离散 | 《诗经 唐风 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
损人不利己 |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
夫唱妇随 |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
直捣黄龙 |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鸿儒硕学 |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
户告人晓 |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梁节姑姊》:“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 |
粗服乱头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