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明珠的成语故事


薏苡明珠

拼音yì yǐ míng zhū

基本解释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薏苡明珠的典故

东汉初年大将马援率军远征越南,在交趾采了很多薏苡果子,该果子可以强身健体,抵抗瘴气的侵袭,形状像夜明珠一样。马援采了很多准备回家种。回朝途中马援病故。梁松趁机诬陷他贪污大量珍珠,马援夫人将薏苡献上才保住马援的封号。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薏苡明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薪贵于桂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老奸巨猾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多才多艺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翻箱倒柜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见多识广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物腐虫生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臭名远扬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