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而治的成语故事


结绳而治

拼音jié shéng ér zhì

基本解释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出处《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暂未找到成语结绳而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结绳而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随行就市
归心如箭 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遏恶扬善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正身明法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苦思冥想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材轻德薄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野没遗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玉卮无当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