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谋善断的成语故事

拼音hào móu shàn duàn
基本解释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出处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好谋善断的典故
三国时,孙权善于招揽人才,礼贤下士。只要有才能,愿为他效力的人,他都加以重用。鲁肃、诸葛瑾等人都投奔到他旗下,得到了他的赏识和重用。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病死,鲁肃建议孙权派他前往荆州,以吊丧为名,联合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共同对抗曹操。鲁肃与刘备见面后,刘备表示同意,便派诸葛亮随鲁肃去见孙权。当时,孙权还在犹豫不决。诸葛亮见到孙权后对他说,曹操大军压境,再不采取主动将会大祸临头。曹军南下作战,非常疲倦,加上他们又不习水战,只要孙、刘联军,一定能将曹操打败。孙权听了这番分析,增强了联刘抗曹的信心。他召集部下商议,周瑜分析了曹军的弱点后,认为曹操犯了用兵大忌,建议孙权给他几万精兵,保证能大获全胜。周瑜的话使孙权抗曹的决心更坚定了。这一年,孙权任命周瑜为左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程普为右督,率三万精兵沿江西上,和刘备的军队会合,迎击曹军。赤壁之战,曹军大败,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孙权建立吴国后,由于他善于用人,善于判断,所以吴国越来越强大。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好谋善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弦外之响 |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
算无遗策 |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
奇才异能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
名重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饥肠辘辘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
时易世变 |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
自食其果 | 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
万里长城 |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
黑不溜秋 | 梁实秋《喝茶》:“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 |
拔茅连茹 | 《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