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合符节的成语故事


若合符节

拼音ruò hé fú jié

基本解释比喻两者完全吻合。

出处《孟子 离娄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暂未找到成语若合符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若合符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小人得志 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龙飞凤舞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乘风破浪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力小任重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如履薄冰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大包大揽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大包大揽地说:‘这个小姑娘,跟我投缘分。’”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