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音信的成语故事


陇头音信

拼音lǒng tóu yīn xìn

基本解释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 伯喈行路》:“叹路途千里,日日思亲。青梅如豆,难寄陇头音信。”


陇头音信的典故

南朝时候,宋朝的陆凯与文人范晔关系特别好,经常书信往来。一天陆凯在江南采得梅花一枝,并做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寄给长安的范晔。范晔收到后感动万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陇头音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屈指可数 唐 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迩安远至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举重若轻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群龙无首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经纬天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触目皆是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