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的成语故事

拼音qián lǘ jì qióng
基本解释黔:今贵州省;穷:尽。黔地的驴;本领穷尽了。比喻极为有限的一点本领也用尽了。
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驴技穷的典故
很久以前,在中国贵州没有驴子这种动物,大家都不知道驴子长什么样子。有一天,有一个人从别的地方运了一头驴子到贵州,他把驴子放在山脚下,山里的老虎远远看到驴子在叫,心想:“这是哪来的怪物呀!看它的样子好像很厉害,我还是离他远一点比较安全!”过了一段时间,老虎看到驴子每天就是走来走去、偶而叫几声!老虎心里又想:“这个家伙个子是很大,不晓得会些什么,我来试试它!”老虎就偷偷地走到驴子身边,故意碰了驴子一下,驴子被碰了以后非常生气:“你干嘛碰我呀!”说完就举起脚来踢老虎,一次、二次,三次,每次都没踢中,老虎这才发现:“这个驴子只会用脚踢人,根本没什么本事嘛!”于是,老虎就张大嘴要把驴子吃掉,驴子吓的大叫:“你不要靠过来喔!我会踢人喔!”老虎大笑说:“你会的不过就是踢人,我还会吃人呢!”老虎说完就把驴子给吃到肚子里去了!后来,大家就把这只贵州的驴子被老虎吃掉的事变成“黔驴之技”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的点子、方法都很普通,没有特殊的地方!另外,也有人把这句成语说成“黔驴技穷”!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黔驴技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斩草除根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
刚正不阿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
骄生惯养 |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
前因后果 |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
彬彬有礼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
自我批评 |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
沟满壕平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
说雨谈云 | 元·汤式《赏花时·送友人观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说雨谈云口倦开,须发已斑白,风流顿改。” |
饿虎吞羊 |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
溢于言表 | 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