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槃扪烛的成语故事


扣槃扪烛

拼音kòu pán mén zhú

基本解释扣:敲;扪:摸。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

出处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扣槃扪烛的典故

古时一个天生是瞎子的人问别人太阳是什么样的,人家告诉他太阳像铜盘,瞎子回家发现铜盘是可以敲响的,就把人家敲钟的声音误以为是太阳,周围的人笑着告诉他太阳是没有声音而像蜡烛一样有热量,他回家把蜡烛当成了太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扣槃扪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痛不欲生 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食不充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尾生之信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动荡不定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
可想而知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状,可想而知。”
兢兢战战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触目皆是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不得而知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纷乱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