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车之鉴的成语故事


覆车之鉴

拼音fù chē zhī jiàn

基本解释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晋 王隐《蜀记》:“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覆车之鉴的典故

西汉时期,洛阳人贾谊从小就有天才儿童的美誉,汉文帝听说他很有才学,请他进京担任博士,问他治理国家的看法。贾谊主张要以秦朝灭亡作为镜子,时刻提醒自己要施行仁政,让老百姓休养生息,重视农业生产才能使国家强大。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覆车之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麻痹大意 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大有可为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八斗之才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余波未平
心里有鬼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暴取豪夺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发号施令 《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缠绵悱恻 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饱食暖衣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不治之症 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