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páo

葛巾布袍



葛巾布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戴葛布头巾穿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基础信息

拼音gé jīn bù páo

注音ㄍㄜˊ ㄐ一ㄣ ㄅㄨˋ ㄆㄠˊ

感情葛巾布袍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隐士装束。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当然可以。让我们来聊聊这个有趣的成语——“葛巾布袍”。 首先,“葛巾布袍”这个成语并不是一个我们常见的成语,它更像是描述某种特定装束或生活状态的词汇。在古代中国,葛巾和布袍是两种典型的日常服饰。 葛巾,指的是用葛藤纤维制成的头巾。葛藤是一种植物,其纤维坚韧,适合制作衣物。用葛藤纤维织成的布料透气性好,耐磨耐用,因此葛巾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日常使用的一种常见头饰。这种头巾简单朴素,常常与劳作联系在一起。 布袍,则是指用普通布料制作的长袍。相比丝绸等高档材料,布袍更加经济实惠,适合普通百姓穿着。它不仅舒适实用,而且便于活动,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标配服装。 所以,当我们说某人“葛巾布袍”的时候,其实是在形容这个人穿着简朴、生活俭朴的样子。这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形象描述,更是对一个人质朴性格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赞美。在古代社会,人们崇尚简朴的生活态度,认为过于奢华的生活方式会使人丧失本真。因此,“葛巾布袍”也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慕名利、淡泊明志的人。 同时,这个成语还带有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即对传统文化中重视简朴、反对奢侈的价值观的认可。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葛巾布袍”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它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珍惜所拥有的,不要被物质所束缚,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总的来说,“葛巾布袍”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一种衣着打扮的描述,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是对简朴生活态度的一种赞扬和推崇。

葛巾布袍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葛巾布袍的意思解释、葛巾布袍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急中生智 智:智谋;对策。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
致远恐泥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个人主义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神出鬼入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寿元无量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取而代之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语短情长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生死有命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指手划脚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钿合金钗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将伯之呼 指求人帮助。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快人快语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密锣紧鼓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奋起直追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阴阳怪气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踉踉跄跄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妨功害能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