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ěr

俯首戢耳



俯首戢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俯首帖耳”。

出处孙中山《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我军人俯首戢耳以听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


基础信息

拼音fǔ shǒu jí ěr

注音ㄈㄨˇ ㄕㄡˇ ㄐ一ˊ ㄦˇ

繁体頫首戢耳

感情俯首戢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驯服的样子。

近义词俯首帖耳、俯首弭耳

反义词桀骜不逊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俯首戢耳:谦卑顺从之象》   在中华文化的瑰丽长河中,成语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历史的天空。每一个成语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它们或寓意深远,或形象生动,或引人深思。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成语是“俯首戢耳”。   “俯首戢耳”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为:“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今汝有大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有一只能装五石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做成一只大樽,让它在江湖上漂流呢?这样你就不必担心它无处可容了。这里,庄子通过讲述这个故事来说明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然而,“俯首戢耳”的本义并非如此。它的字面意思是低下头,贴紧耳朵,形容非常顺从的样子。在这个成语中,“俯首”指的是低着头,表示谦卑;“戢耳”则是指把耳朵紧紧贴住,象征着听从指令,不敢有丝毫违背。整个成语描绘出一幅极其顺从、谦卑的画面。   在现实生活中,“俯首戢耳”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权威时的态度,他们可能因为害怕、敬畏或是出于礼貌,而选择屈服于对方。这种态度有时被视为缺乏主见和勇气的表现,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师徒关系、家庭成员之间,适度的顺从也是一种尊重和理解的表现。当然,我们更倡导的是平等与尊重基础上的沟通和交流,而不是盲目地服从。   总之,“俯首戢耳”这个成语不仅展示了古人对于顺从的理解,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待权威的态度差异。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既要学会尊重他人,也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俯首戢耳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俯首戢耳的意思解释、俯首戢耳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实至名归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悬而未决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辙鲋之急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披肝沥胆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老奸巨猾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响答影随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条理。
裾马襟牛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奇才异能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空费词说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流离转徙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蹑手蹑脚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以弱制强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东扶西倒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千丝万缕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文山会海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著手成春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之子于归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超然物外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子继父业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快人快语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顾景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