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夫复何言



夫复何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夫:语助词;复:再。还能再说什么呢。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例子章炳麟《致伯中书》:“道德太高,任人玩弄,夫复何言。”


基础信息

拼音fú fù hé yán

注音ㄈㄨˊ ㄈㄨˋ ㄏㄜˊ 一ㄢˊ

繁体夫復何言

感情夫复何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分句;用于感慨。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夫复何言”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原文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子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在这段文字中,“夫复何言”原意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再说话也是多余,故有“无可奈何”之意。后来引申为表达一种无奈或无话可说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夫复何言”常用于表示事情已经到了极点,或者表达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沉默。它既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事结果的接受和认同。 例如,当一个人历经艰辛终于达到了目标,他可能会感叹:“我付出这么多努力,终于成功了,夫复何言!”这里的“夫复何言”,则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努力成果的一种感慨和认可。 又如,在一场激烈的辩论之后,当一方发现自己观点的漏洞,或是对方论据的有力时,可能会无奈地说:“你说得对,夫复何言!”这表达了他在辩论中被说服后的无话可说,以及对对方观点的认可。 总的来说,“夫复何言”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它不仅承载着古代文学的厚重,同时也能够在现代语境中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态度。当我们使用这个成语时,不妨思考一下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夫复何言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夫复何言的意思解释、夫复何言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实至名归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武不善作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反求诸己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缘悭分浅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简明扼要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铺天盖地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恐后争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时不我待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受益匪浅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散言碎语 犹言闲言碎语。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通时合变 同“通权达变”。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草满囹圄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耳聪目明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穷愁潦倒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