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gyángāolùn

放言高论



放言高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出处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例子见集于都下诸名士,终日惟酒食游戏征逐,放言高论,自负不可一世。清·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


基础信息

拼音fàng yán gāo lùn

注音ㄈㄤˋ 一ㄢˊ ㄍㄠ ㄌㄨㄣˋ

繁体放言高論

感情放言高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

反义词缄口不言

英语give a free speech and boasting

日语思(おも)うままに議論(ぎろん)をする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放言高论:成语的深度解析》 在中国悠久的语言长河中,成语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古人的智慧之光。今天,我们来一同探究“放言高论”这则充满魅力的成语。 “放言高论”,从字面意义上看,“放言”即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高论”则是指见解高超、深刻、有独特价值的言论。“放言高论”合起来,原本形容一个人毫无拘束地发表自己的宏论,滔滔不绝且其观点往往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或独到之处。 从成语的来源来看,它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及再来长安,又闻有以我沾贪财利,好取名者,岂人之爱憎,无定端于其间哉!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又除为员外司马。时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始有迁谪意。而浮多闲日,士大夫间,时蓄怒心,颇放言高论。”在这里,白居易提到自己被贬谪后,周围的人对他有很多非议,在这种情况下,他看到那些士大夫们常常无所顾忌地发表高谈阔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最初“放言高论”更多是描述一种在特定环境下人们表达自己见解的状态,其中或许包含着一些情绪化的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放言高论”既可以用于褒义语境,也可以带有讽刺意味。当用于褒义时,它赞美那些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勇于表达真知灼见的人。例如,在古代的思想辩论中,像孟子这样的人物,面对诸侯们的种种疑问和世间的纷争,他毫不畏惧地站出来,放言高论,宣扬仁政学说,倡导人性本善的观点,其言论振聋发聩,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后世的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放言高论”充满了正义感和理想主义色彩,旨在引导人们走向更加美好的道德境界和社会秩序。 然而,当这个成语被赋予讽刺意味时,则用来批评那些空谈而不切实际、夸夸其谈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在一些会议上或者社交场合,有些人总是喜欢大放厥词,看似说得头头是道,但仔细推敲却发现他们只是在堆砌华丽的辞藻,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甚至有时还会误导他人。这些人所谓的“放言高论”不过是自我炫耀或者哗众取宠的一种手段罢了。 “放言高论”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表达观点的时候要把握好度。一方面,我们要鼓励积极思考、勇于发声的精神,尤其是在追求真理、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需要更多有深度、有价值的言论出现。另一方面,也要警惕那种只图口舌之快、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谈。真正的“放言高论”应该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经过深思熟虑后发出的声音,它能够启发人们的思考,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之,“放言高论”作为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褒义还是贬义的使用,都反映了人们对言论的态度和评价标准,值得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细细品味。

放言高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放言高论的意思解释、放言高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草木知威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歌莺舞燕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大名鼎鼎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犬马恋主 喻臣下眷怀君上。
章甫荐履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价值连城 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贵;价值很高。
沟满壕平 形容饱满。
二八佳人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不僧不俗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材轻德薄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牝鸡司晨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冠绝一时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望而生畏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叽叽喳喳 语音杂乱。
熟能生巧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将功折罪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聪明才智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似是而非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天网恢恢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