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guānzhīyāng

东观之殃



东观之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讼贤》:“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


基础信息

拼音dōng guān zhī yāng

注音ㄉㄨㄥ ㄍㄨㄢ ㄓ 一ㄤ

繁体東觀之殃

感情东观之殃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杀身之祸。

近义词杀身之祸

英语a fatal disaster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东观之殃:一场知识与权力的较量》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成语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成语是“东观之殃”,它源于汉代的一段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一、成语出处** “东观之殃”出自《后汉书·蔡邕传》,原文是:“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又西园以为平乐观,起苑观,多蓄珍玩,以娱左右。于是,士大夫争修容饰,竞逐奢靡,而公卿以下,莫不化之。至是,天下大乱,士民流亡,所在为墟,而东观之书,亦悉被焚毁。” 这段话描述了东汉末年灵帝沉迷于胡人文化,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导致朝廷内部腐败,社会风气败坏,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其中,“东观”指的是东汉时期皇家图书馆,也是当时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而“东观之殃”则比喻因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欲望,而导致国家和文化的衰落。 **二、成语含义** “东观之殃”的字面意思是东观遭受的灾祸,引申义则是指由于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欲望,导致国家或个人遭受严重后果。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以及对于文化和知识价值的重视。 **三、成语运用** 在现代汉语中,“东观之殃”通常用来形容由于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欲望,而导致国家或个人遭受严重后果。例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导致国家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这就是一种“东观之殃”。此外,该成语也可以用来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欲望,而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如学习、思考、创作等。 总之,“东观之殃”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文化意义的成语,它提醒我们珍惜知识,保持警醒,避免陷入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欲望的陷阱,从而导致国家或个人的衰落。

东观之殃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东观之殃的意思解释、东观之殃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迟疑不决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冠履倒置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任人唯亲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
颠沛流离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余波未平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鉴影度形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出头露面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冠绝一时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巧上加巧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供不应求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拔茅连茹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死不开口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室迩人遥 见“室迩人远”。
受益匪浅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超然物外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耳聪目明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华不再扬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以夷制夷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力屈道穷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头上末下 第一次,初次。
西学东渐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高步通衢 见“高步云衢”。
将错就错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足履实地 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一时无两 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