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节守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砥:磨刀石;节:节操。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基础信息
拼音dǐ jié shǒu gōng
注音ㄉ一ˇ ㄐ一ㄝˊ ㄕㄡˇ ㄍㄨㄥ
繁体砥節守公
感情砥节守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人有气节。
近义词砥节奉公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砥节守公:坚守节操,秉持公正》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蕴含着无数熠熠生辉的成语,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道德准则。“砥节守公”便是这样一个富有深刻内涵的成语。
“砥”,本义为细的磨刀石,引申为磨练、磨砺之意。在这里它生动地描绘出一种自我砥砺的状态,就像一块璞玉需要经过不断的打磨才能散发出温润的光泽,一个人也需要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品德和意志。“节”,指气节、节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节”的内涵都有着崇高的体现。从古代忠臣良将的爱国气节,如苏武牧羊,在匈奴的威逼利诱之下,始终不改对汉朝的一片赤诚之心,数十年持汉节不降;到近现代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展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气节,这都是“节”的伟大写照。“守”,有遵守、守护的意思,强调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态度,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坚守内心的信念不动摇。“公”,指的是公正、公平、大公无私。这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在处理人际关系、社会事务时,摒弃私心杂念,以公正的原则来评判是非曲直。
“砥节守公”作为一个整体,表达的是人们要通过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坚守高尚的气节,并且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秉持公正无私的态度。这种品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政治领域,官员们若能砥节守公,那么国家便能够清明安定。那些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官员,如包拯,他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不畏权贵,一心为民伸张正义,这就是“砥节守公”在官场中的典范体现。在民间,邻里之间相互交往也倡导这种精神,大家互相尊重,以公平合理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整个社会就会充满和谐友善的氛围。
在现代社会,“砥节守公”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利益诱惑层出不穷,人们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挑战。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砥节守公的精神来指引前行的方向。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坚守道德底线,拒绝不良行为,以公平竞争的态度对待他人,都是对“砥节守公”的践行。对于年轻人来说,培养这种品质有助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总之,“砥节守公”这个成语凝结着古人对美好品德的向往和追求,它提醒着我们要不断磨砺自己,坚守气节,秉持公正,让这一古老而珍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继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丝不苟(意思解释)
- 直言贾祸(意思解释)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解释)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空费词说(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砥节守公的意思解释、砥节守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文纬武 |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石枯松老 | 枯:干枯。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为久远。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解甲归田 |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
记忆犹新 |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
朽木死灰 |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
灭绝人性 | 灭绝: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极端残忍;像野兽一样。 |
一刀切 |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
化外之民 | 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
茶余饭后 | 品茶、吃饭之后的一段闲暇时间。多指傍晚一段时间。 |
志大才短 | 志:抱负。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够 |
花团锦簇 |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也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群或文章辞藻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