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yuàn

德以抱怨



德以抱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德:恩德;怨:仇怨,怨恨。以恩德回报仇怨。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刘繇传》:“知敦以厉薄,德以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忘之猜,保六尺之托,诚深恩重分,美名厚实也。”


基础信息

拼音dé yǐ bào yuàn

注音ㄉㄜˊ 一ˇ ㄅㄠˋ ㄩㄢˋ

繁体惪以抱怨

感情德以抱怨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品德高的人。

近义词以德报怨

英语render good for evil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德以抱怨:误解与真实》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成语中,“德以抱怨”这个词语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这其实是一个容易被误解的成语,它的正确形式是“德报怨”,出自于《论语·宪问》。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提出了“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公正来回应怨恨,用恩惠来回报恩惠。 而“德报怨”则是对这一思想的一种独特理解。它强调的是,即使面对别人的怨恨或不公对待,也要用善良和宽容去回应,而不是以牙还牙。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体现了儒家学说中的“仁爱”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要求我们对自己有爱心,也要求我们对他人有爱心,即使面对恶意和伤害,也不失人性的光辉。 从这个角度来说,“德报怨”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是多么重要。当他人对我们表现出负面情绪或行为时,如果我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那么不仅能化解矛盾,还能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然,这样的做法并非意味着无原则地忍受一切,而是要在坚守底线的同时,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和包容他人。这种智慧和勇气,正是“德报怨”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总的来说,“德报怨”是对传统儒家伦理观念的一种创新性解读,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一种平和、理性的心态,用善意和宽容去化解冲突,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升华。

德以抱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德以抱怨的意思解释、德以抱怨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疾如旋踵 旋踵:转动脚跟。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形容变化很快。
豆萁燃豆 比喻兄弟相残。
余波未平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存而不议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心里有鬼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连编累牍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过而能改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进道若退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风和日丽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美人迟暮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迭床架屋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生知安行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引领翘首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丰功伟绩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一览无余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脸黄肌瘦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大起大落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一棍子打死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