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màolǐnrán

道貌凛然



道貌凛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道貌岸然。

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垒落。”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mào lǐn rán

注音ㄉㄠˋ ㄇㄠˋ ㄌ一ㄣˇ ㄖㄢˊ

繁体道皃凛然

感情道貌凛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嘲讽人。

近义词道貌岸然、道貌俨然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道貌凛然:一种崇高的道德风范》 成语是汉语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既有古风又有现代意义的成语——“道貌凛然”。 “道貌凛然”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吾闻之,道貌岸然者,人之徒也。”其中,“道貌”指的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气质,“岸然”则形容高耸、严肃的样子。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举止、神情显得非常庄重、严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我们谈论“道貌凛然”的人时,往往是指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正直人格的人。他们不仅在外表上表现出一种威严和庄重,更重要的是,在内心深处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原则,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种品质,不仅令人敬佩,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基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勇往直前;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坚持正义。这些人,正是“道貌凛然”的典范。 当然,“道貌凛然”并不意味着要刻意摆出一副严肃的模样,而是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统一。真正的“道貌凛然”,是源自内心的真诚与善良,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坚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努力成为一个“道貌凛然”的人,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道貌凛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实践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格修养的高度要求,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道德指南。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道貌凛然”的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道貌凛然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道貌凛然的意思解释、道貌凛然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折不扣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反求诸己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众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不僧不俗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今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
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汗牛充栋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喔咿儒睨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识字知书 谓有文化知识。
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异途同归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死不开口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倒裳索领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春光明媚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取之不尽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满面春风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穷愁潦倒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是非曲直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