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ùncǎoliú

寸草不留



寸草不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寸草:小草。①一根小草也不给留下。②亦比喻把人斩尽杀绝或把各种东西破坏殆尽;什么也不留下。③比喻把头发剃得精光。④形容遭到天灾人祸后破坏得十分严重的景象。

出处宋 楼钥《攻媿集 英老真赞》:“大地一变,直教寸草不留。”

例子若是恼了我,连你西歧寸草不留。(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九回)


基础信息

拼音cùn cǎo bù liú

注音ㄘㄨㄣˋ ㄘㄠˇ ㄅㄨˋ ㄌ一ㄡˊ

繁体寸艸不畱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感情寸草不留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斩尽杀绝。

辨形“留”,不能写作“流”。

谜语夏季火烧山

近义词鸡犬不留、斩尽杀绝、片甲不留

反义词纵虎归山、完好无缺

英语complete devastation of land

俄语кáмня на кáмне не остáвить

日语草 (くさ)一本 (いっぽん)も残 (のこ)さない

法语dévaster complètement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里,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智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个形象生动、含义深刻的成语——“寸草不留”。 ### 成语释义 “寸草不留”字面意思是连一寸长的小草也不留下。通常用来形容彻底地清除或摧毁某物,不留任何残余。它常用于描述战争后的荒凉景象,或是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完全否定和摒弃。 ### 出处与典故 关于“寸草不留”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它作为成语,广泛出现在古代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尤其是用来描绘战争的惨烈场景。比如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有类似表达:“虽有城郭,何异于无?虽有甲兵,何异于无?虽有山林,何异于无?虽有川泽,何异于无?虽有草木,何异于无?”虽然这段话并没有直接使用“寸草不留”,但其意涵相近,都是在强调战争之后,一切繁华都不复存在。 ### 文学中的运用 在古典文学中,“寸草不留”常被用作描写战争破坏力的比喻。例如,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就曾用这一成语来形容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撤退时的凄凉景象,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突显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 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寸草不留”除了保留原有的军事背景含义外,也被赋予了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它可以用来形容环境保护不力导致的生态破坏,也可以比喻在某些领域内彻底改革,不留任何旧有的痕迹。无论是在哪个层面的应用,“寸草不留”都传达出一种彻底改变现状的决心和行动。 ### 结语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瑰宝,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一份智慧。“寸草不留”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力量,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学习成语不仅仅是掌握一些词汇,更是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过程。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更加热爱并珍惜我们的语言文化,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传承下去。

寸草不留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寸草不留的意思解释、寸草不留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名士风流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悬而未决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来去无踪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门当户对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金光闪闪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逸游自恣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外圆内方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男女授受不亲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铺天盖地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螓首蛾眉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倒裳索领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黑天半夜 指深更半夜。
礼坏乐缺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牵肠挂肚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散言碎语 犹言闲言碎语。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气味相投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心服口服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色厉内荏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河山之德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改恶向善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望尘靡及 见“望尘莫及”。
转弯磨角 见“转弯抹角”。
辞喻横生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