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oérzhū

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诛:杀或惩罚。事先不加教育;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例子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厉害,不忍不教而诛。(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


基础信息

拼音bù jiào ér zhū

注音ㄅㄨˋ ㄐ一ㄠˋ ㄦˊ ㄓㄨ

繁体不教而誅

正音“教”,不能读作“jiāo”。

感情不教而诛是贬义词。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辨形“诛”,不能写作“殊”。

近义词不教而杀

反义词仁至义尽、谆谆教诲

英语punish without prior warning

俄语накáзывать,не попытáвшись перевоспитáть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不教而诛:一种过激的治理方式》 在中华文化的漫长历史中,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们往往以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深刻的哲理和历史故事。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略带争议性的成语——“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出自于《荀子·富国》篇,原文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没有进行教育的情况下就直接惩罚或处死,那么即使刑法再多,也无法彻底消除社会上的邪恶行为;相反,如果只进行教育而不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那么违法乱纪的人就不会受到应有的惩戒。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教而诛”实际上是在批评那些只注重惩罚而忽视教育的行为。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起民众的反感,导致问题更加复杂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将教育与惩罚相结合,既要让民众明白法律的重要性,也要让他们知道违反法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治理的目的。 “不教而诛”这一成语提醒我们,在处理社会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既要注重预防,又要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如何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借鉴。 总之,“不教而诛”是一个富有哲理性和警示意义的成语,它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仅仅依靠严厉的惩罚来解决问题,而应该通过教育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不教而诛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教而诛的意思解释、不教而诛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随行就市 谓按市场行情行事。
倒背如流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倒果为因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满天星斗 星斗:星的总称。布满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杂乱。后形容文章华美。
回心转意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瓮中之鳖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鸥鸟不下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人面兽心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条理。
处之泰然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陌路相逢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紫陌红尘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雪兆丰年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打肿脸充胖子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赶尽杀绝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昂首挺胸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年少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鼻青脸肿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屈指一算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空费词说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功成名就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连编累牍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铺天盖地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归十归一 谓有条有理。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时至运来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偶一为之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