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zhū

笔伐口诛



笔伐口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出处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例子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


基础信息

拼音bǐ fá kǒu zhū

注音ㄅ一ˇ ㄈㄚˊ ㄎㄡˇ ㄓㄨ

繁体筆伐口誅

感情笔伐口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

近义词口诛笔伐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笔伐口诛:文武并用,义正辞严》 成语是汉语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哲学思想。在众多成语之中,“笔伐口诛”以其独特的意蕴和深刻的含义,成为人们常常引用的一个经典成语。 首先,让我们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个成语。“笔伐口诛”的“笔”代表书写或文字,而“伐”则意味着讨伐、批评;“口”则是指说话或言语,而“诛”在这里则表示谴责、斥责。整个成语的意思就是通过文字和语言进行强烈的批评与谴责。 “笔伐口诛”一词最早出现在元朝关汉卿的杂剧《鲁斋郎》中:“笔伐口诛,有残害生灵者。”在这里,它被用来形容对不道德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谴责。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广泛,既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批评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 在现代社会中,“笔伐口诛”仍然被频繁使用。例如,在网络上,人们经常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撰写文章或发表评论来表达自己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种通过文字和语言进行交流的方式都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笔伐口诛”也提醒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避免过度情绪化和人身攻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笔伐口诛”是一个充满力量感的成语,它告诉我们,面对不公和错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是要用我们的声音去发声,用我们的文字去揭露,用我们的行动去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用事实说话,让我们的言论更有说服力。

笔伐口诛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笔伐口诛的意思解释、笔伐口诛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说雨谈云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断断续续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官僚主义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专心一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断香零玉 比喻女子的尸骸。
赴汤蹈火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将伯之呼 指求人帮助。
雷霆万钧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女生外向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天网恢恢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寥寥无几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湖海飘零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神不知鬼不觉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有机可乘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见所不见 见“见所未见”。
步步深入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