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yuán

拔本塞原



拔本塞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本:树根;原:根源。比喻背弃根本,或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例子章炳麟《儒求真论》:“遂以此为拔本塞原之义,而万物之情状大著。”


基础信息

拼音bá běn sè yuán

注音ㄅㄚˊ ㄅㄣˇ ㄙㄜˋ ㄩㄢˊ

繁体拔本僿原

感情拔本塞原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背弃根本。

近义词拔本塞源

英语abandon source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拔本塞源:理解与应用》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其中,“拔本塞源”这一成语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含义,在古今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频繁出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一、成语释义 “拔本塞源”的字面意思是“将树根拔出,堵塞水源”。这里的“本”指的是树根,而“源”则代表了水的源头。从字面上看,这个动作似乎显得有些荒谬——既然树木需要根部吸收养分才能生长,而水源则是河流湖泊得以存在的根本,那么为何要去拔掉树根、堵住水源呢?实际上,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不切实际、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二、成语出处 “拔本塞源”出自《左传·昭公九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吴弗许。鼓人夜以城叛,吴师入之。于是伐鲜虞,取鼓。书曰:‘晋人执我君,以伐我邑。’言其非自取也。君子曰:‘拔本塞源,何患无辞?’”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晋国的荀吴率领军队攻打鲜虞国,并成功攻下了鼓城。鼓城的人中有人想要背叛并献城投降,但被荀吴拒绝了。然而,鼓城的人还是在夜里背叛了荀吴,导致荀吴不得不进入鼓城。后来,荀吴又继续攻打鲜虞国,占领了鼓城。对此,君子评论道:“即使拔掉了树根,堵住了水源,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呢?”这里,“拔本塞源”用来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成语寓意 在现代汉语中,“拔本塞源”通常用于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彻底改变现状。例如,当一个人面对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时,如果只是采取表面性的措施,而不去探究问题的根本原因,那么即使暂时解决了问题,也很可能会再次出现。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从根源上寻找解决办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拔本塞源”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不切实际或者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遵循客观规律,避免盲目行动。 四、成语运用 “拔本塞源”这一成语虽然字面意义看似负面,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常常带有积极的意义。它鼓励人们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寻求长久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处理上。在学习、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运用“拔本塞源”的思维方式,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拔本塞源”作为一条成语,它不仅是语言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它的来源、含义及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拔本塞原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拔本塞原的意思解释、拔本塞原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绝长续短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德重恩弘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反求诸己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心里有鬼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损人不利己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和风细雨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以身试法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捞一把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敷衍了事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经纬天地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款学寡闻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众建贤才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举世无敌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千家万户 众多人家。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密锣紧鼓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匪夷所思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偶语弃市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出师不利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浅见薄识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金玉满堂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东道主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