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告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安:安定;告示:布告。①原指官府在新官上任或社会变乱后;为安定民心所发布的文告。②现借指把要办的事或问题预先通知下来;让大家有所准备。
出处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25回:“李秀成全不费力,已拔了南康城……先出安民告示,次第收复汝宁、饶州各郡县。”
例子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做准备。(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基础信息
拼音ān mín gào shì
注音ㄢ ㄇ一ㄣˊ ㄍㄠˋ ㄕˋ
正音“民”,不能读作“mǐn”。
感情安民告示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提前通知人做好准备。
辨形“示”,不能写作“是”。
谜语布告
英语a notice to reassure the public(advance notic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安民告示》:安定民心的公告
在古代社会,每当发生战乱、灾荒或是重大事件时,政府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安抚民众的情绪,稳定社会秩序。而“安民告示”便是这样一种传统形式。它是一种由官方发布的公告,旨在向民众传达信息,缓解他们的不安情绪,并引导他们正确地应对当前的局面。
首先,“安民告示”的字面意思非常直观。其中,“安”是平安、安定的意思,“民”指的是百姓,“告示”则是指公告或通知。因此,将这几个字组合起来,“安民告示”就是指那些旨在安抚百姓、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安民告示”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周朝时期,就有类似的做法。当时的地方官员会定期发布公告,向民众通报政令、通告灾情、发布法令等,以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民众的安全感。这一做法在后来的朝代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例如,在唐代,政府设立了专门负责发布告示的机构;到了明清两代,这种公告的形式更加规范,内容也更为详尽。
“安民告示”的具体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告灾情或突发事件。当自然灾害、战争等突发情况发生时,政府会通过“安民告示”向民众通报灾情,告知灾情的具体情况,以及政府已经采取或计划采取的措施。
2. 宣布紧急法令。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保障公共安全,政府可能会宣布一些紧急法令。这些法令通常会对民众的行为产生一定的限制,如禁止集会、实施宵禁等。政府会在“安民告示”中明确这些法令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以确保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并遵守。
3. 引导民众正确应对。除了通告灾情和紧急法令外,“安民告示”还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民众应对当前的局面。比如,政府可能会建议民众如何避难、如何进行自救互救等。
4. 宣传政府的政策和措施。政府也会利用“安民告示”宣传其政策和措施,以便让民众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政府的工作。
总的来说,“安民告示”是一种重要的行政手段,它的出现与发展体现了政府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稳定的责任感。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中国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智慧与经验。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震耳欲聋(意思解释)
- 圆颅方趾(意思解释)
- 急中生智(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强人所难(意思解释)
- 脑瓜不灵(意思解释)
- 独占鳌头(意思解释)
※ 安民告示的意思解释、安民告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地地道道 | 真正的,够标准的。 |
鹰击长空 | 谓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力屈道穷 |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