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秣马利兵



秣马利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基础信息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一ˋ ㄅ一ㄥ

繁体秣馬利兵

感情秣马利兵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形容准备战斗。

近义词秣马厉兵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秣马利兵:蓄势待发的准备》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成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邃的哲理,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充满力量与决心的成语——“秣马利兵”。 ### 成语出处 “秣马利兵”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伯使游吉如晋,告难也。及河,闻晋侯卒,乃还。子产问其故,对曰:‘郑伯使臣来告曰:寡人不佞,不能事大国,以至于此,唯君实图之。今又闻晋侯卒,是以还也。’子产曰:‘若然,则君将何为?’对曰:‘臣闻之,君子不惰于言,而必行之。今吾国危,若不先秣马利兵,以待不测,将何以自卫?’” 这段话讲述了郑国面临晋国威胁时,大臣们积极备战的情景。“秣马利兵”就是指为战事做充分准备,包括喂养马匹、磨砺兵器,使军队处于最佳状态。 ### 词语释义 “秣马利兵”字面意思是喂饱战马、磨快武器,比喻做好战斗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引申开来,它也可以理解为在任何重要的行动或事件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 现代应用 在当今社会,“秣马利兵”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职场竞争中,还是在个人成长道路上,这句话提醒我们,面对挑战和机遇时,必须提前规划、精心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例如,在参加重要考试前,学生会进行系统复习;企业面对市场变化时,也会调整战略部署,这都是“秣马利兵”的体现。 ### 结语 “秣马利兵”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足够的准备和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战场上所向披靡,赢得最终的胜利。

秣马利兵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秣马利兵的意思解释、秣马利兵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前因后果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晓以大义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掉以轻心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止沸益薪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路无拾遗 见“路不拾遗”。
异途同归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海水不可斗量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熟能生巧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从天而降 天上掉下来的。
一刹那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满面春风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形形色色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挥戈反日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朝升暮合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顾影自怜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凿壁偷光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一时无两 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
息迹静处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独占鳌头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妒贤嫉能 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音声如钟 声音像钟声一样响亮。
微不足道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