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可见他们官官相护,这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注音ㄓˇ ㄓㄨㄣˇ ㄓㄡ ㄍㄨㄢ ㄈㄤˋ ㄏㄨㄛˇ,ㄅㄨˋ ㄒㄨˇ ㄅㄞˇ ㄒ一ㄥˋ ㄉ一ㄢˇ ㄉㄥ
感情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肆意妄为。
近义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个关于特权与不公的故事
在我们的汉语词汇中,有许多成语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状况和人们对于不公现象的看法。其中,“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便是这样一个成语。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权力滥用与阶级差异,还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这种不平等现象的无奈与讽刺。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原文为:“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元宵,放灯三日。吏人曰:‘邦人皆谓灯为火,若以火放于禁中,即误也。’遂命于郭外张灯。”后世将此故事简化为“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用以形容有权势的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做坏事,而普通百姓却受到种种限制。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州官”是指地方上的官员,“放火”在这里并不是指真的去纵火,而是比喻官员可以任意行事;“百姓”则是指普通民众,“点灯”则意味着他们连最简单的事情都无法自主完成。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权贵可以为所欲为,而平民百姓却处处受限的画面。
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批判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即当权者可以无视规则、道德甚至法律,而普通人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不仅是对统治阶层滥用职权行为的一种揭露,也是对普通百姓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时无力反抗状态的一种同情。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法治社会,但类似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了解并反思这一成语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警惕任何形式的权力滥用,并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同时,也鼓励我们在面对不公时勇于发声,争取自己的权利,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盈科后进(意思解释)
- 默默无闻(意思解释)
- 迩安远至(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多谋善虑(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时易世变(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解释、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直言贾祸 | 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