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遗伊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伊:是,此;戚:忧患。比喻自寻烦恼,自招灾祸。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若公则自遗伊戚,可无庸诉也。”
基础信息
拼音zì yí yī qī
注音ㄗˋ 一ˊ 一 ㄑ一
感情自遗伊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寻烦恼。
近义词自贻伊戚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自遗伊戚:一句古语中的智慧与警示》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成语是极其珍贵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自遗伊戚”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智慧与警示意义的成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句成语背后的故事及其所传达的思想。
### 成语释义
“自遗伊戚”出自《诗经·小雅·鸿雁之什·白驹》,原文为:“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者,覆车继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自求多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不侮暗,不敖贱,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自遗伊戚。”
其中,“自遗伊戚”的意思是自己给自己留下了忧愁或麻烦。简单来说,就是指因为自己的行为不当而导致了不良后果,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 成语故事
虽然这个成语直接来源于《诗经》,但我们可以从古代文献中找到类似的情境来帮助理解。比如,《左传》记载了一个关于晋国大夫赵盾的故事。有一次,赵盾因为过于仁慈而放走了敌对势力的重要人物,结果后来这个人反过来成了赵家的大敌,给赵氏家族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就很好地诠释了“自遗伊戚”的含义——赵盾本意虽好,却因判断失误给自己埋下了隐患。
### 现代启示
在当今社会,“自遗伊戚”的道理同样适用。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我们都应该谨慎行事,避免做出可能对自己不利的选择。例如,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友善的同时也要懂得保护自己;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原则,不让一时的冲动毁掉长远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承担起责任,对于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而不是逃避或者推卸,这样才能真正地减少由自身原因造成的遗憾和损失。
总之,“自遗伊戚”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审慎思考每一个决定,并且勇于面对挑战、承担责任。通过不断学习成长,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避免将来的后悔,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目迷五色(意思解释)
- 信口开合(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自遗伊戚的意思解释、自遗伊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绿林豪客 |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
束手无策 |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
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