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贻伊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例子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自贻伊戚,无为可抵。(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基础信息
拼音zì yí yī qī
注音ㄗˋ 一ˊ 一 ㄑ一
繁体自貽伊戚
感情自贻伊戚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自寻烦恼、自诒伊戚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自贻伊戚”:自寻烦恼的警示》
在汉语的浩瀚星空中,成语如同璀璨的星辰,每一颗都蕴含着独特的智慧与深意。“自贻伊戚”便是其中颇具意味的一颗。
“自贻伊戚”,读来便有一种古朴而凝重的感觉。从字面来看,“自”是自己,“贻”有遗留、赠送的意思,“伊”在这里是代词,相当于“他”或“她”,但在这个成语里更偏向于一种泛指的对象,“戚”表示忧愁、悲哀。连起来理解,就是自己给自己招致忧患、痛苦。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贻伊戚。”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环境复杂多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充满着各种微妙的因素。有些人常常因为自己的鲁莽、冲动或者错误的决策而陷入困境之中,进而产生无尽的烦恼和忧愁。例如,在诸侯纷争的时代,有些小国君主不听谋士的劝告,轻信奸佞之徒,做出一些违背道义、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最终导致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而他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与哀伤之中,这便是“自贻伊戚”的典型写照。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自贻伊戚”依然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贪婪而陷入诈骗的陷阱。那些被高利贷迷惑的人,他们渴望一夜暴富,被高额的利息回报所吸引,不顾风险地借贷投资。当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无法偿还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把自己推入了绝境,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家庭破裂的风险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追责,这一切痛苦都是自己当初那不理智的行为所带来的。
又或者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总是过于计较小事,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或行为而耿耿于怀,与他人发生不必要的争吵。他们不懂得包容和理解,也不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结果使自己陷入到人际关系的紧张氛围之中,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这也是自己制造出来的烦恼。
“自贻伊戚”提醒着我们要谨慎行事,三思而后行。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短视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它也教导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不要过分纠结于一些负面的情绪或者事情,学会放下,以免让自己陷入自我编织的痛苦牢笼之中。当我们时刻铭记这一成语背后的含义时,就能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减少那些本可以避免的忧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日月合壁(意思解释)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自贻伊戚的意思解释、自贻伊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救世主 | 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金屋藏娇 |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
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