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辞罚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奉:敬受;罚:处罚,惩罚。遵奉严正之辞讨伐有罪者。
出处《尚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蔡沈集传:“奉帝之辞,罚苗之罪。”
基础信息
拼音fèng cí fá zuì
注音ㄈㄥˋ ㄘˊ ㄈㄚˊ ㄗㄨㄟˋ
感情奉辞罚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讨伐有罪的人。
近义词奉辞伐罪
英语take punitive action on righteous ground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奉辞罚罪”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接受罚罪”。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奉”,表示“接受”,另一个是“辞罚”,表示“罚罪”。
在古代,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某人接受惩罚或道歉的态度。例如,当一个人犯了错误时,他可能会向另一個人道歉,并承诺“奉辞罚罪”,表示他会接受惩罚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现代,这个成语仍然被使用,但它的含义已经有所变化。现在,它通常被用来形容某人接受惩罚或道歉的态度,但并不是真诚的,而是为了逃避责任或惩罚。
总的来说,“奉辞罚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汉语成语,它表示接受惩罚或道歉的态度。虽然它的含义在现代有所变化,但它的基本含义仍然保持着它原来的意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博学多闻(意思解释)
- 及时应令(意思解释)
- 龙飞凤舞(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解释)
- 暴发户(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奉辞罚罪的意思解释、奉辞罚罪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
一叶知秋 |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
救世主 | 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 |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叫化子 | 乞丐。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