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gquán

得鱼忘荃



得鱼忘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例子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郭沫若《新旧与文白之争》


基础信息

拼音dé yú wàng quán

注音ㄉㄜˊ ㄩˊ ㄨㄤˋ ㄑㄨㄢˊ

繁体得魚忘荃

感情得鱼忘荃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过河拆桥。

近义词过河拆桥、得鱼忘筌

英语When the fish is caught the net is laid asid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得鱼忘筌:一场心灵与物质的对话》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语言文字如同一叶扁舟,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哲思。其中,“得鱼忘荃”这则成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后人反复品味的经典。 “得鱼忘荃”源自《庄子·外物》篇,原句为:“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里,“荃”是指古代捕鱼时所用的竹制工具,类似现代的渔网或鱼篓。“蹄”则是捕猎野兔时所用的陷阱或绳索。简而言之,庄子通过这段话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工具、手段只是达到目的的媒介,一旦目的达成,这些手段便不再重要。进一步引申,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过分执着于工具本身,更应关注最终的结果和意义。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会发现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古人对于工具与目的关系的思考,同样也能映射到当代社会中的诸多方面。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过分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学习方法或资料,但当真正掌握了知识后,这些方法和资料便不再是必需品。又如,在工作环境中,人们有时会过于注重过程中的繁琐程序,而忽略了工作的实质价值和目标所在。因此,“得鱼忘荃”的智慧提醒我们,应当学会适时放手,让心灵超越物质的束缚,专注于更高层次的目标追求。 当然,这句话也并非完全否定工具的价值。正如鱼不能离开水,人也不能脱离适当的手段来实现目标。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既不过分依赖工具,也不忽视其作用。唯有如此,方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游刃有余,真正做到“得鱼忘荃”。 总之,“得鱼忘荃”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一种致敬,更是对我们今天如何正确处理手段与目的关系的一种深刻启示。它教会我们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外界的表象所迷惑,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谛。

得鱼忘荃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得鱼忘荃的意思解释、得鱼忘荃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识文断字 知晓文字。
吉星高照 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
从俗浮沉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一塌糊涂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笃近举远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赶尽杀绝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和风细雨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巧上加巧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短寿促命 短命早死,要命。
取之不尽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浅见薄识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魂飞天外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以夷制夷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反戈一击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凤友鸾交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发人深思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绝路逢生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无所用心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乱作一团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一棍子打死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息兵罢战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落荒而逃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持之以恒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将错就错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