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nzhūngàojiè

谆谆诰诫



谆谆诰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谆谆告戒”。

出处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云南护国起义》:“各省长官,皆能力保治安,军人尤深明大义,均任守卫地方之责,务望各以爱国勤勉,恪尽厥职,用副予视民如伤,谆谆诰诫之至意。此令。”


基础信息

拼音zhūn zhūn gào jiè

注音ㄓㄨㄣ ㄓㄨㄣ ㄍㄠˋ ㄐ一ㄝˋ

繁体諄諄誥誡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谆谆诰诫: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成语是独具魅力的语言瑰宝。它们以精炼的文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成语——“谆谆诰诫”。 ### 一、成语释义 “谆谆诰诫”由四个字组成,其中,“谆谆”形容教导人时态度诚恳、反复叮咛的样子;“诰诫”则是告诫、劝勉的意思。整个成语用来形容长辈或师长反复耐心地教导和告诫后辈或学生,希望他们能明白事理,遵循正确的道路。 ### 二、成语出处与典故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原意是指教诲的话说得十分恳切,但听话的人却显得不以为然。后来,“谆谆诰诫”便被广泛用于表达师长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以及耐心细致的教育方式。 ### 三、成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谆谆诰诫”常用来描述父母对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怀与教导,或者老师对学生学业上的鼓励与指导。它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以及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来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 ### 四、成语的文化价值 从文化角度来看,“谆谆诰诫”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尊重师长的传统美德。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视,也彰显了中国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核心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尽管教育方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精神内核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五、结语 总之,“谆谆诰诫”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成语,它教会我们如何以更加包容和耐心的态度去面对他人,尤其是对待那些需要指引和支持的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让我们不忘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用爱与理解去照亮彼此的人生旅途。

谆谆诰诫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谆谆诰诫的意思解释、谆谆诰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旁敲侧击 侧:旁边;击:敲打。在旁边敲打。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
明若观火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敌众我寡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褒善贬恶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长命富贵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旧地重游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香销玉沉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兵荒马乱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可想而知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牝鸡司晨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亲上成亲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暴取豪夺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罪上加罪 指罪恶更为严重。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风急浪高 形容风浪很大。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画地为牢,议不入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条龙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升官发财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似是而非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