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脑瓜不灵 |
指人不聪明,思想转不过弯来。 |